Telegram上的“羊毛群”本质上是网络诈骗的引流工具,参与者不仅面临财产损失风险,还可能因帮助犯罪承担法律责任。以下是关键事实和风险警示:

⚠️ 核心运作模式与风险

1. 虚假利诱引流

诈骗团伙以“兼职赚钱”“红包返利”等名义吸引用户入群(如“Q拉”模式拉一人佣金20元),或发布“关注点赞领现金”“返利”任务(初期返还小额佣金获取信任)。实际目的是为后续诈骗活动聚集目标人群。

2. 实施复合型诈骗

  • 投资理财骗局:群内诱导下载虚假平台(如“余额宝”APP),前期允许小额提现,后期以“账户冻结”“升级会员”等理由骗取大额资金,单案损失可达百万元。
  • 虚拟货币陷阱:冒充“火币套利”等名义,诱导用户向指定账户转账虚拟货币(如ETH),返还无法交易的。
  • 洗钱工具:参与者被要求或协助转移资金,部分案件涉及用赃款购买USDT等虚拟货币洗钱。
  • 3. 参与者沦为犯罪帮凶

  • “手机口”诈骗中转:用户按指令用两部手机搭建通话中转平台(一部连诈骗分子,一部拨打受害人电话),每通电话获利10元,此行为涉嫌“帮信罪”。
  • 信息贩卖协助:部分群组要求成员提供公民个人信息(如社保数据、投资用户资料),用于非法交易。
  • 本文章来自(https://www.sdshuangrun.cn),转载请说明出处!